鄧白氏環球編碼
658198441

品質管理

1.客戶需求理解

符合客戶需求的報價是指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產品或服務的要求,以及生產成本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價格,通常需要考慮以下幾個要素:
•依照圖面要求
清楚了解客戶所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的具體規格、功能、尺寸、數量、交貨期限等要求。
•客製化產品或服務
根據客戶特定的需求,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或建議。
•特殊需求
如遇特殊規範或產品需經過檢驗,可提供符合規範的測試報告或證明資料。

 

2.生產評估計畫

生產前的評估會議有助於確保產品在進入:
•量產,必須符合所有的要求跟標準,包含確認加工流程、包含需求、量測手法及抽驗頻率…等。
•續單,可透過「品質履歷」追尋產品在過往生產過程中各項品質檢測、控制及改善計畫的文件,透過記錄每次的檢驗、測試及改進,以確保每項產品皆能符合標準。

 

3.採購需求

良好的控管供應商及採購可確保高效運作、成本控制、保障品質和降低風險。透過生產前的評估會議,可以有效地確認生產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資源與物料,這包括刀具、油類以及材料等。這些資源的確認對於確保生產流程順利進行至關重要,具體流程可以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刀具選擇與準備:根據產品設計與生產工藝要求,選擇合適的刀具,如車刀、銑刀、鑽頭等。會議中會檢查刀具的規格、狀況以及是否需要更換或補充,確保刀具的適用性與良好狀態。
•油類確認: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切削油或冷卻液來降低刀具磨損並提高加工精度。在評估會議中,會根據加工材料和工藝選擇合適的油類,例如冷卻液、潤滑油、防鏽油等,並確保油品的質量符合要求。
•材料檢查與準備:會議中會確認生產所需的原材料是否到位、是否有需要定抽料的需求,並檢查材料的質量、規格是否符合生產要求。
透過這樣的預先確認,能有效降低生產過程中的風險,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

 

4.生產製造階段

為確保產品品質、流程順暢及生產效率,必須對多個關鍵指標進行控管,並將所有數據紀錄保存,以便日後分析並提升工作效率。
•生產計劃
包括原材料、設備、勞動力等資源的管理,並制定相應的生產目標、時間表及優先順序,目的在確保產品按時、按質、按量生產並達到預期的品質標準。
•首件檢驗
首件抽檢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第一次生產的產品(即首件)進行詳細檢查,確保它符合設計要求和品質標準。這一步是對整個生產流程的首次驗證,至關重要。
•製程抽檢
在生產評估會議時訂定的QC工程表,定義了每個品項的每個尺寸所需要監控的時間,例如2小時抽檢或4小時抽檢,以及使用哪種量測儀器檢驗。在生產過程中定期或隨機檢查某些產品的樣本,目的是監控生產流程中的品質變異,及早發現問題並進行調整。
•產能稼動
在一定時間內實際生產量與最大生產能力之間的比率,衡量生產系統是否充分發揮其潛力,並在需要時進行調整,識別生產流程中的瓶頸,並進行改善或優化。
•刀具履歷
刀具的使用過程、磨損情況、保養維修記錄以及更換時間等進行詳細紀錄,目的在提高刀具的使用壽命,避免因刀具故障而導致的生產中斷。

 

5.後製程處理

在產品的初步的生產過程完成後,依照客戶需求會接續對產品進行的額外處理,以改善或調整產品的外觀、硬度或功能。處理過程通常包括塗裝、熱處理、表面處理等步驟,旨在使產品符合最終規格和客戶要求。每個後製程處理步驟都有詳細記錄或報告,便於品質追溯、問題分析及改進措施的執行。這樣可以確保如果有任何問題,能迅速定位問題源並進行糾正。

 

6.檢驗

原物料的入庫檢、後製程回廠的入庫檢以及最終成品的入庫檢,每個階段的檢驗都是對於品質的把關,以防止不合格物料進入生產線或是防止不良品流出,檢驗的同時會將數據紀錄保存,即便檢驗到不良品,亦可追蹤回產線並確認刀具壽命,進而優化設備程式。

 

7.入庫

經過檢驗合格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進行登記、分類、儲存並入庫,確保物料的存儲管理有效、安全,並方便後續的調配與使用。

 

8.出貨

在出貨前,必須再次確認產品的質量,確保所有產品都符合質量標準。此時要進行最終檢驗,包括產品的尺寸、外觀、功能等,包裝上會清楚標明產品名稱、數量、日期及品檢人員蓋章核可。所有必要的出貨文件(如invoice、packing list、出口報關文件、檢查成績表等)確保必須準備齊全並與產品數量、規格相符。
品質系統是確保產品和服務滿足顧客需求和法規要求的關鍵。要建立並保持一個高效的品質系統,不僅需要有健全的規範和流程,還需要有員工的技能和設備的穩定運行來支持。

 

9.設備及量測儀器管理

設備與量測儀器的管理對生產、效率和合規性至關重要。為了確保設備與儀器的穩定性、精度和可靠性,必須進行週期性保養與校驗。這些管理措施不僅能夠延長設備和儀器的使用壽命,還能提高生產過程中的準確性和效率。
•週期保養
根據設備和儀器的運行狀況,制定定期的檢查與維護計劃,按照預定時間進行必要的維護工作,並記錄在冊。
•校驗
對量測儀器、設備進行準確度檢查,目的是確保其測量結果符合規定的精度要求。即時發現量測儀器失準,亦可有效避免產出不良品。

 

10.職員教育訓練

每個職位都有專屬的職務說明書,每個崗位的職員都清楚自身任務與目標。
將職位所需技能量化,每年年初重新審視職員技能、能力,並提出年度教育訓練計畫,並在訓練結束後檢視效果。
亨昌鼓勵員工持續學習並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透過階段性的任務以及績效考核提升職員在職的成就感,平常落實企業文化的宣導,加強每位在職員工的責任感。